作者:余本鲁
近日,市场监管总局(国家标准委)批准发布《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》(GB/T 46016—2025)国家标准,标准明确了午休课桌椅的形态尺寸,比如上课时,小学课桌高度在455mm至730mm之间,中学课桌高度在565mm至790mm之间,椅子的座面宽至少达到360mm,以保证坐姿端正。同时,也规定了午休时椅子的形态、放倒的角度以及下方的空间,以兼顾学生学习与午休的舒适。
几乎在同一时段,不少杭州家长发现当地许多小学都换上了学生躺睡椅,孩子们午休时可以放倒椅背,斜躺入睡,不必再像以往那样趴桌子睡觉。杭州市钱塘区教育局工作人员称,这一安排是杭州市的民生实事,每个区都有相应的采购数量要求,所有躺睡椅均由教育局统一采购,不需要学校或家长承担成本。
长期以来,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学生不得不采用伏案趴睡的方式午休,这种姿势不仅难以带来真正的休息恢复,还可能导致颈椎压力增大、视力受影响、胃部不适等一系列健康问题。新国标的出台,从国家层面统一和规范了午休课桌椅的功能、尺寸、安全等要求,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权威依据;地方的落地推进,也展现了教育理念从单纯注重学习向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转变。应当说,各项举措其初衷之善、用意之深值得充分肯定。
不过,也要提醒的是,政策初衷虽好,在执行过程中,能够不打折扣地落地生根,是一个更关键的问题。社会还需以冷静的目光审视其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,用系统思维将这件“好事”真正办成惠及每一个孩子的“实事”。
就这次的午休课桌椅国标而言,有必要说明的是,在国家标准体系里,“GB/T”只是推荐性标准,而非强制性标准。这就意味着,并不是所有中小学都要执行这一标准,甚至是否配备午休课桌椅也尚不是统一要求。顶层设计可能是考虑到了不同区域的财力差异问题,但如果只是指引而非强制,那么,政策的约束力可能就会打折扣,标准的含金量又该如何体现?
另一个问题是,相关配套能否及时跟进?社交媒体上,有家长就指出,桌椅是小事,关键教室就那么大,一个班50个小朋友,已经挤得满满当当,哪里还放得下躺睡的桌椅?这是一种普遍的疑惑。所以,如果后续中小学要配备午休课桌椅,教室的空间如何解决?
有学者提出,这要求各地必须严格推进小班化教学,在教室空间不变的情况下,一个班只有削减掉一半的学生,配备午休课桌椅才有可能。但如此一来,又会涉及师资力量调配及招生数量的调整等问题,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。可见,解决中小学生午休问题,远远不是单纯配备午休课桌椅那么简单,需要通盘统筹考虑。
管理成本的增加,同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。以往,传统课桌椅的维护一般只需简单擦拭,而功能复杂的午休桌椅可能涉及更多卫生死角和使用安全隐患,需要投入更多人力物力进行管理。这很可能意味着,学校需要制定新的管理规范,培训工作人员,甚至调整后勤保障体系。如果这些隐性成本未被充分考虑,则可能导致桌椅虽然到位,却因管理跟不上而无法充分发挥作用的弊端,造成良法美意的落空。
午休质量的提升本质上是一个系统工程,绝非出台一个标准、更换桌椅那么简单。如果没有软环境的同步改善,单靠桌椅硬件的升级,效果恐怕会大打折扣。在公共政策设计中,我们需避免陷入“技术主义”的误区,要通过多维度、系统化的考量与周全的服务配套措施,让好政策落地生根。
杜德配资-十大炒股配资平台-上杠杆炒股-配资炒股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