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是北宋著名哲学家、诗人,世人尊称'邵康节',与周敦颐、张载、程颢、程颐并称'北宋五子'。一生淡泊名利,隐居洛阳四十年,专心学问,创立了独特的象数学说。他拒绝了朝廷多次征召,宁可清贫度日也不愿入仕为官。这样的他,在对生死的深度思考中,写下了这首震撼人心的哲理诗篇...
《死生吟》
宋·邵雍
学仙欲不死,学佛欲再生。
再生与不死,二者不果能。
设使人果能,方始入于情。
赏哉林下人,不为人所惜。
哀哉公与卿,重为人所惑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一:'学仙欲不死,学佛欲再生。'
【释义】:学道求仙想长生不老,学佛修行盼来世再生。
【心得感悟】
邵雍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人们对生死的两种执着。
我们这一代人,年轻时看武侠小说,也曾幻想过长生不老的仙术;人到中年,面对生离死别,又开始思考是否真有来世轮回。
但诗人敏锐地发现,无论是道家的'不死'还是佛家的'再生',都是人心中的一种逃避与妄想。
就像现在很多人迷信保健品能延年益寿,或者寄希望于某种宗教信仰能获得永生,这些都是对死亡的恐惧在作怪。
真正的智慧,不在于逃避生死,而在于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出无限的精彩。
二:'再生与不死,二者不果能。'
【释义】:再生和不死这两件事,都不可能实现。
【心得感悟】
这是诗人最冷静也最残酷的判断。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,任何人都无法逃脱。
我们这个年纪的人,对此体会最深。
送走了父母,目睹了同龄人的疾病与离世,每一次都在提醒我们:生命有限,当下最珍贵。
邵雍用最朴素的语言,说出了最深刻的道理。
与其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上,不如认真对待眼前的每一天。
正如我们常说的,'今朝有酒今朝醉',不是要我们及时行乐,而是要我们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。
三:'设使人果能,方始入于情。'
【释义】:即使真的能够做到,也不过是陷入了更深的情感执着。
【心得感悟】
这句话体现了邵雍超凡的哲学洞察力。
他认为,即便真的能够长生不老或者轮回再生,那也不过是更深层次的迷惑和痛苦。
因为这种追求本身就是情感的执着,是对生命本质的误解。
想想看,如果真的能活几千年,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离去,那会是怎样的孤独和痛苦?
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如此,总是期待着某种完美的状态,却忽略了追求过程中的种种烦恼。
真正的解脱,不是得到什么,而是放下那些不必要的执着。
就像我们常说的,'知足常乐',快乐往往来自于内心的平静,而不是外在的获得。
四:'赏哉林下人,不为人所惜。'
【释义】:真正值得赞赏的是隐居山林的人,他们不被世人所顾惜。
【心得感悟】
邵雍把目光转向了那些真正超脱的人——林下隐士。
他们远离尘嚣,不求名利,也不被世人理解和怜惜。
但在诗人看来,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和觉者。他们明白生命的真谛,不为外物所累,不为得失所困。
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,比如那些提前退休回乡下种菜养花的老同事,或者专心带孙子享受天伦之乐的老邻居。
世人可能觉得他们'没出息',但他们内心的安宁和满足,却是多少功成名就的人都羡慕不来的。
真正的成功,不在于得到多少掌声,而在于内心的平静与自在。
五:'哀哉公与卿,重为人所惑。'
【释义】:可悲的是那些公卿大臣,反而被世人的观念所迷惑。
【心得感悟】
诗人用'哀哉'二字,表达了对那些身居高位却迷失本心的人的深深同情。
他们拥有财富、地位、权力,在生死问题上却比普通人更加糊涂。这种反差令人深思。
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例子,有些企业家事业有成,却在人生的根本问题上迷茫一生。
他们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追求外在的成功上,却忽略了内心的修养与智慧。
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,才发现自己一辈子都在为别人而活,为虚名而活。
邵雍提醒我们,真正的贵族不是那些拥有权势的人,而是那些拥有智慧和觉悟的人。
在生死面前,人人平等,智慧才是最宝贵的财富。
写在最后
这首《死生吟》虽然只有短短50字,却道尽了人生的大智慧。
邵雍告诉我们,面对生死,既不要逃避,也不要执着,而要以一种超脱的态度去接受和面对。
真正的智慧,在于活在当下,珍惜眼前,不为虚幻的追求所迷惑。
人生短暂,与其追求虚无缥缈的永生,不如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出真实的自己。
图片
END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杜德配资-十大炒股配资平台-上杠杆炒股-配资炒股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